招生考试网
学历类|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|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
资格类|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|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
工程类|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
计算机|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|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
 招生考试网 - 高校信息 - 高校资讯 - 正文
华侨大学8名学生支教河南艾滋村日记
来源:福州新闻网 2007-9-21 10:14:50 【字体:小 大】

    不顾同学的好言相劝,不顾朋友的郑重警告,不顾老师的重重担忧,不顾亲人的日夜牵挂,华侨大学8名学生毅然踏上为期10天的“心系红丝带”志愿行之旅,成为福建高校第一批关注河南“艾滋村”的大学生。虽然如今已经过去一个多月,但是我们依旧清晰地记得这一路走来的曲折与艰辛,记得“艾滋村”的那些热情纯朴的村民,记得“艾滋村”的那些单纯懂事的孩子,以及发生在“艾滋村”的那些撞击心灵的故事……
缘起:报社的一份承诺
   
    其实,最早只是想申请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。因为去年5月份,报社的几个负责人在做宁夏海原教育的调研课题时,曾经对许下承诺:以后,我们报社每年都要组织一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,以校园媒体记者的身份关注社会弱势群体。”而今年,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落在了我们几个2005级的学生身上。
  
    当时,报社还没有人考虑暑期社会实践的事。于是我便打消了暑假到报社实习的念头,于今年3月下旬开始为优秀的项目选题绞尽脑汁。“小马,你还不如去关注你们河南的‘艾滋村’呢!”后来,其它高校的朋友漫不经心的玩笑让我眼前一亮。但是,他们说很多高校的学生提出过这个社会实践项目,最终都因为风险太大而被校方毙掉。我心想华大的思想相对比较宽松、开放,加上报社本身就是校团委的宣传机构,而艾滋病传播只有血液、性交、吸毒三种途径,和艾滋病人拥抱、吃饭,蚊虫叮咬都不会被感染,于是决定今年挑战一下这个选题。

孩子们在观看队员播放的电影

 
    立项:重重困境中的突围
 
    校团委李庭志老师觉得很不可思议,但是他说学校不会因为关注的是社会敏感话题而否决。于是,4月份,我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“艾滋村”的项目上:报社内组建团队、确定调研课题、查阅艾滋病资料、向当地大学生了解情况、通过公益组织开具接收证明、征求校团委副书记武玉洁、素质教育中心主任赵冰洁、社会学专家许金顶3位指导老师意见,反反复复修改立项申报书......
 
    然而事情远不是想像中那么顺利。4月底申报书递交到校团委后,李庭志老师左右为难,一方面选题很有意义,突破了以往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;另一方面选题风险太大,万一出现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。李庭志说要把项目上报给领导再次审核。感到情况不妙,我和队友就多次找李庭志老师解释,并拉拢诸多社会媒体以壮大声势,又联系河南的公益组织开具全程陪同的证明,还通知团队所有成员务必在两天之内拿到家长的同意签字......
   
    5月初,所有能做的我们都尽力做了,剩下的就只有听天由命,但无论怎样都不会放弃“艾滋村”的社会实践项目,实在不行就以个人名义前往‘艾滋村’,向企业寻求赞助或者分担这笔花费。深感庆幸的是,学校6月份批准了“艾滋村”的暑期社会实践项目,并给予了2500元的立项资助,这在获得立项的110支团队中,已经算是中上等水平了。

团队员送孩子们回家

 
    募捐:烈日煎熬下的坚守
    
    因为关注的是河南“艾滋村”,所以就必须强调活动的公益性,我们决定行前在泉州市区做大规模的募捐。那时学校期末考试刚刚开始,我们只好通过公益组织中国麦田计划和《海峡都市报》募捐,但缺少募捐现场,因此效果不是特别理想,募捐悄然中止。
 
    原想做成大型的公益活动,但辛苦了半个多月后,直到7月23日,企业赞助依然毫无着落,而我的考试成绩也一塌糊涂,甚至还有一科补考。我们还不死心,决定将出发日期推迟到8月初,剩下的7队员分为两组,各用三天时间继续寻求企业赞助和联系社区准备募捐。最终,还是没有一家企业愿意赞助,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拖延,于7月26日在泉州市区的三远花园、云谷小区两个社区开始为期一周募捐。募捐点就设在两个社区的大门口,但因为媒体没有宣传报道,我们也只是悬挂条幅、张贴海报等坐在那里,很多市民都不知道募捐具体怎么回事,现场一直都很冷清。
 
    尽管如此,我们每天还要早早起床,转坐公交车到两个募捐点。为了节约来往的交通费用,7个人不得不在募捐现场头顶着炎炎烈日坚持整整一天,中午只能随便买点东西填填肚子,而习惯性的午休也在烈日的灼烧下化为泡影,甚至有两个队员相继出现中暑症状。
 
    到7月28日,又有两名队员先后回家,只剩下我们5个人苦苦坚持。但这时募捐开始有了转机,当天的《泉州晚报》也进行了报道,我们还走进社区发放了一些募捐倡议宣传单,并向社区的居民解释募捐的具体情况,社区居委会的负责人也发动居民响应募捐。接下来的几天,两个募捐现场热闹了很多,不少市民纷纷前来捐钱捐物,一些孩子甚至捐出了心爱的读物、玩具。截止到31日,我们共收到2280多件衣服,书刊450本,练习册290本,玩具312件,现金3270元,还有10多条棉被、20多个书包等,幸好最后联系到泉州天宇物流公司免费托运,才算省下了这笔庞大的托运费用。

    换地:“艾滋村”的第一场考验
     
    8月5日晚上9:30,经过近30个小时马不停蹄地辗转奔波,我们终于赶到目的地确山县三里河乡刘庄。但刘庄村只有艾滋病人80多个,艾滋致孤儿童4个,而前段时间已有两支不同高校的社会实践团队前来支教,不久还会有另外一支高校团队过来。我当即做出决定:“我们到南泉村做支教、调研,不在刘庄!”南泉村是确山县惟一的省级“艾滋村”,艾滋病病情要比刘庄严重得多。但是遭到了队友王玉文的强烈反对,“我和王山这两天都住在村委会,村长和校长都挺照顾我们,村民也大都已经知道我们要来这支教。”双方争执不下,队友丁乾建议说明天先去了解下南泉村的情况再做决定。
 
    第二天上午,我们早早地赶到了南泉村委会。村长告诉我们,南泉村是省级38个“艾滋村”之一,整个村有艾滋病人190人左右,其中艾滋致孤儿童近20个,可能是因为太严重的缘故,从来没有大学生来南泉村开展支教活动。在那里,我们见到了确山县惟一的“阳光家园”-河南省政府针对艾滋孤儿的救助站,还有专门为艾滋病人开设的村卫生所,这些都是我们需要重点调研的地方,但是刘庄一个都没有。于是,我们决定将支教地点改在南泉村,由我向刘庄的村长和校长解释具体情况。至于支教的地点,南泉村村长说,我们可以选在村委会的会议室,但是那里没有住宿、吃饭的地方,我们只好到南泉小学看看具体情况。
 
    路上,村民得知我们是外面来支教的大学生时,兴奋地说:“可有大学生来我们村支教了!早就听说周围的中店和刘庄经常有大学生来支教,我们巴不得大学生也到我们这给孩子上课,以前有人给校长反应过,但最后还是没有人愿意来。”我和队友相视一笑,但是很快南泉小学校长的一瓢凉水泼下:“你们之前与我没有任何联系,现在忽然说要来这支教,我没有办法立即答应你,得有上级部门或者组织的介绍。”校长也很为难,毕竟“艾滋村”在河南是个敏感性问题,受到很多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。
    
    此时已经12点多,我们6个人早就饥肠辘辘了,我提议到附近的南泉餐馆先吃点东西,但是几个队友都极不赞成。队友夏伟到餐馆看了下说,餐馆里面的卫生条件很差。而村长之前曾告诉我们,南泉餐馆虽然是村里惟一的餐馆,但因为南泉村是最厉害的“艾滋村”,因此外面来的干部或者大学生从来不到那里吃饭,只有本村的人才会去那,据说那老板的父母都是艾滋病人。这更让队员心里放心不下,但僵持了10多分钟后,我们最后还是去了南泉餐馆,除了在这里吃,我们确实没有别的地方可去。
   
    吃饭的时候,王山说中华红丝带负责人郭保刚已经把她送回刘庄,我发短信告诉她说:“我们已经决定把支教地点换在了南泉村,但是南泉小学校长说要有人证明我们的身份,你看看郭保刚能不能给校长打个电话?”但是王山说,郭保刚很生气,称马上就要返回驻马店,不愿意再介入我们的事,还说有可能南泉小学联系不好,刘庄也没有办法再接收我们。我后来给郭保刚发短信,希望他能等到我们回去再把事情讲清楚,但是他坚持说要赶时间回去。这时,队友吴温泉也从家中赶过来,八个人终于全部到达“艾滋村”。匆匆吃完饭,我们便火速赶到刘庄小学,郭保刚那时还没有走,但是即使让他给南泉小学校长打个电话,证明我们确实是福建华侨大学的学生,他都一直摇头说“没有办法”。
 
    没有办法,我们只有靠自己努力争取政府的支持了。于是,我们将人员分成两组,我和吴温泉赶往三里河乡团委求助,而另外6个队友则把行李全部运到南泉小学。幸运的是,团委办公室的一位大姐在听了我们的情况后,直说“这是好事啊”,她并没有因为我们去的是省级“艾滋村”而有任何的刁难,这倒有些出乎我
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最新文章